BTC Layer2 需要 “模块化”

Published by

on

模块化能行得通,主要源于Blockchain公链架构的可组合特性,一个成熟的公链包括:

1)结算层(Settlement layer)负责资产的交易状态转移和确定;

2)DA 层(Data Availability)负责交易数据的状态变数据可用性,以供交易验证:

3)执行层(Execution layer)负责处理交易的执行逻辑,包括智能合约的调用和执行;

4)共识层(Consensus Layer)负责所有节点就某一版本的交易历史达成一致性;

5)跨链通信层(Interoperability Layer)负责不同Blockchain网络的消息通信和状态管理。

以上各个Blockchain组件分工明确,各司其职构成了Blockchain的可信和去中心化特性。

Ethereum网络是一个可存储并验证历史状态的智能合约网络,以上各层组件功能都能完成,无非是部分组件因性能或容量限制,面临要外包的扩展问题。而 Bitcoin 网络则是一个无状态的非智能合约网络,UTXO 模型是一种极简的资产转移和结算技术架构,除了结算功能之外,其他执行层、DA 层、共识层、跨链可交互操作层等都适宜 “模块化” 封装构成。

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思路

  • DA 层:Bitcoin 主网只能依托 Taproot Script 脚本内有限的空间做存储,且主网全节点不能对所存储数据做复杂状态验证。存储部分就需要存储所有本地历史交易记录数据,为全节点验证数据提供权威且不可篡改的可信数据源,等同于ETH系的 Calldata 和 Blob;节点部分则负责处理 Rollup 数据,相当于Ethereum Layer2 的 Procer 系统,会对这些数据做 Prove 验证,来证实其交易数据和状态转换的正确性。
  • 执行层:Bitcoin 主网所做的 “执行” 仅仅为资产的条件转移,Layer2 平台往往要构建一个可执行复杂合约逻辑的本地执行层来做补充。
  • 结算层:若是 UTXO 结构,Bitcoin 主网可以基于轻节点 + Schnorr 签名 + MAST 等框架,通过状态通道 + 一次性密封等实现资产的安全状态变更,若是非 UTXO 结构,则只能依赖本地共识的多签名主体,来和主网进行资产结算。这其实假定了,单靠多签并无法有效确保资产的百分百安全。或许,可以通过一套挑战机制来解决。

相关链接

https://web3caff.com/zh/archives/85175

To be continued.

留下评论

在WordPress.com的博客.